选择面粉的时候,面包制作者所要得到的信息是高筋粉,低筋粉等不同产品的分类和表示面粉纯度的等级,以及矿物质,粗蛋白等含量的表示。
面粉在等级上可分为特等粉,一等粉,二等粉等各个等级。越是用靠近面粉粒中央部分磨出的面粉,其等级也就越高,随着混入靠近面粉外皮部分磨出的面粉量的增多,其等级也就越低。
面粉的等级还同麦粒外皮和胚芽中的矿物质(灰分)的含量有直接关系,矿物质的含量越高,面粉的含量越低;相反,其含量越少,面粉的等级也就越高。
如若追求面包有面粉的独特风味的话,等级低的面粉反倒要比等级高的面粉更合适。就一般面粉而言,其矿物质含量的多少对于其制作面包的性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。但是,如果其中矿物质的含量多,面粉的颜色则稍带灰色,做出的面包颜色自然也就发乌发暗。
数十年前,面包的颜色如果是白色的话,则是其味道鲜美的象征,但到后来,面粉不再要漂白,而且大家也都遂渐地更加喜爱自然颜色和自然味道了。
对于面包的制作性能,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面粉中蛋白质的含量。高筋粉,低筋粉等的分类也同面粉中所含蛋白质的多少有关。因为靠近麦粒外皮的蛋白质含量比靠近中央的多,所以蛋白质和面粉等级的关系便是: 面粉的等级愈高,蛋白质的含量就越少。
特等粉的蛋白质含量是最少的。所以,在做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面包时,不用特等粉而用一等粉,二等粉就是这个道理。蛋白质形成的面筋组织,是构成面包骨骼的基本原料。蛋白质的含量多,它和水结合形成的面筋的量也会按比例增加,这便构成了韧度性大的面包组织,可以说面胚的膨胀幅度也随之增大。
类型 蛋白质含量(%)
高筋粉 10.5 - 13.5 面包
中筋粉 8.0 – 10.5 面条、点心
低筋粉 6.5 – 8.5 点心、菜肴
等级 蛋白质 (%) 矿物质 (%) 类型 用途
特等粉 7.2 0.32 低筋粉 点心用
一等粉 12.7 0.43 高筋粉 面包用
二等粉 10.7 0.45 高筋粉 法式面包用
三等粉 13.7 0.54 高筋粉 面包用
高筋粉和面包专用粉
所谓面包专用粉就是为提高面粉的面包制作性能向面粉中添加麦芽、维他命以及谷蛋白等,增加蛋白质的含量,以便能更容易地制作面包。因此就出现了蛋白质含量高达14-15%的面粉,这样就能做出体积更大的面包来。
另外,有一种称为即成混合粉的,只要将其和水以及两三种材料混合就可以简单地做成面包胚。
面粉的主要功能
面粉中,淀粉占65-78%,蛋白质占6-17%,脂肪占2%,矿物质占0.3-0.5%,水分占14-15%。其中,对于面包的制作性能最为重要的便是淀粉和蛋白质。
淀粉的一部分成为酵母的营养,而大半则来吸收水分,在面包烘焙成熟时,就和面筋组织结合起来支撑面包的骨骼。
面粉的蛋白质分为麦醇蛋白和麸蛋白,都起很大的作用。这两者都不溶于水,它们吸收水分,当面粉被和制成面胚时,形成面筋网络组织。面筋组织富有黏彃性,因其中保持着酵母活动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使其膨胀。面粉的面筋含量越多,也即蛋白质含量越多,其面包的膨胀性就会越强。
酵母的作用
酵母以面粉或者配料中的糖为营养进行活动,从而生成二氧化碳、酒精及其它副产品(有机酸)。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面包胚膨胀,酒精和其它副产品则形成了面包风味的香料。
1. 中种法
现代的面包生产之中,共识对产品质量有效果的方法。比对直接法来说,此方法有以下好处:
·体积大
·风味佳
·老化慢
2. 直接法
这种方法是现今世界上用得最多的方法,一般烘烤试验也是用此方法。这方法简单,容易操作。
3. 无酵法
也叫快速法,此方法与直接法不同的是,没有发酵面团的熟成,就得利用大量的氧化剂;也因为没有发酵面包则缺少风味。
4、急冻面团法
也因为没有正常的发酵程序,面包的体积比较小,容易老化。
5. 牛角包,丹麦酥生产法
这种方法是一名丹麦籍御厨所发明的,他利用面包面团用起酥面的方法滚入油酥,成为能发酵的起酥面。除滚油外,生产方法(面团部分)以直接法为基础。
6. 酥种法
这种方法是利用天然野酵母来发酵,发酵时间需时长,控制技术要求高。
7. 压面法
这种方法是利用压面机,将面团内的面筋重新组合,使面团组织更细腻,但面团为了压面时面团不会粘机,所以在合面时,水份用量要减少约8%。
8. 急冻面团法
这种方法是将完成整型的面团用急冻设备急冻,然后冻藏,需要时,取出面团解冻,醒发及烘烤。面团因为经过急冻及解冻的工艺,在原料的选择,配方设计方面与其它生产方法都有不同。
高筋面粉
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3.5%,通常蛋白质含量在11.5%以上就可叫做高筋面粉。蛋白质含量高,因此筋度强,多用来做面包等。
中筋面粉
即普通面粉。
蛋白质含量平均在11%左右,中筋粉多用在中式点心制作上,如包子、馒头、饺子等。
大部分中式点心都是以中筋粉来制作的。
低筋面粉
蛋白质含量平均在8.5%左右,因此筋度弱,多用来做蛋糕等松软糕点